设计模式-行为型-观察者模式

原理及定义

在对象之间定义一个一对多的依赖,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,所有依赖的对象都会自动收到通知。

一般情况下,被依赖的对象叫作被观察者(Observable),依赖的对象叫作观察者(Observer)。不过,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,这两种对象的称呼是比较灵活的,有各种不同的叫法,比如:Subject-Observer、Publisher-Subscriber、Producer-Consumer、EventEmitter-EventListener、Dispatcher-Listener。不管怎么称呼,只要应用场景符合刚刚给出的定义,都可以看作观察者模式。

经典实现

上面的代码算是观察者模式的“模板代码”,只能反映大体的设计思路。在真实的软件开发中,并不需要照搬上面的模板代码。观察者模式的实现方法各式各样,函数、类的命名等会根据业务场景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,比如 register 函数还可以叫作 attach,remove 函数还可以叫作 detach 等等。不过,万变不离其宗,设计思路都是差不多的。

应用举例一

假设我们在开发一个 P2P 投资理财系统,用户注册成功之后,发放优惠券,并且还要给用户发送一封“欢迎注册成功”的站内信。如果我们频繁地修改 register() 函数中的代码,违反开闭原则。而且,如果注册成功之后需要执行的后续操作越来越多,那 register() 函数的逻辑会变得越来越复杂,也就影响到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这时候如果使用观察者模式实现,那么代码如下:

当我们需要添加新的观察者的时候,比如,用户注册成功之后,推送用户注册信息给大数据征信系统,基于观察者模式的代码实现,UserController 类的 register() 函数完全不需要修改,只需要再添加一个实现了 RegObserver 接口的类,并且通过 setRegObservers()
函数将它注册到 UserController 类中即可。

实际上,设计模式要干的事情就是解耦。创建型模式是将创建和使用代码解耦,结构型模式是将不同功能代码解耦,行为型模式是将不同的行为代码解耦,具体到观察者模式,它是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代码解耦。借助设计模式,我们利用更好的代码结构,将一大坨代码拆分成职责更单一的小类,让其满足开闭原则、高内聚松耦合等特性,以此来控制和应对代码的复杂性,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。